2019/03/26

感謝這四年來一直關注與支持敦品的您,與康柏物理治療所團隊整合的過程十分順利,
所以位於開元路上的場所將於108.04.07(日)停止提供服務,
而往後的物理治療相關業務就會由康柏繼續接洽。

謝謝愛戴敦品的朋友們,我們康柏見❤️
康柏物理治療所:台南市北區臨安路二段73號 (06)280-0399
                             http://www.combopt.com.tw/

2018/03/02

核心訓練觀念-腹內壓系統

        近年由於社會與工作型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因為長時間的工時與壓力而造成身體各部位,如:上頸部、腰部、髖部、臀部、膝、足……等的痠痛(Soreness)與疼痛(Pain),從而對日常生活帶來困擾。

         再加上近年來健身的風氣越來越盛行,大家便會認為這些不適與自己身體該部位的肌群力量不足有關,而投入了健身的行列。卻往往在訓練完後發現,這些不適得不到緩解,甚至不減反增。為想解決這方面的疑難,不少人進而在嘗試搜尋更多資訊時認識了「核心」這個名詞。



核心肌群   V.S.  腹內壓系統

       核心系統(Core system)這個概念在台灣的風行也行之有年。許多對健康保健有概念的民眾深知它的重要性,在平常運動之餘也格外注意核心系統的訓練;不斷做著所謂的「核心運動」,卻在長期練習下來,自覺在動作表現、減少不適感等方面沒有顯著的改善。

        其實,這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大家觀念上的誤解。坊間所謂的「核心運動」大多的目的都是針對核心肌群肌力、肌耐力增強,卻往往忽略其「應用」的能力。儘管你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核心肌群,但你的神經控制系統可能沒有完全學會如何掌握、操作它們。




        我們能如何習得對身體的「控制」與「應用」呢?這最大的關鍵,便要從本文即將介紹的「腹內壓系統(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system)」說起了!


何謂「核心系統」?

       核心〈Core system〉即是位於中軸的肌肉群。
       這些肌群有些負責產生動作,有些負責穩定脊椎,由內到外,依據肌肉的功能與分布位置可區分成兩大類,分別為:淺層的廣義核心肌群」與深層的狹義核心肌群」。


【 廣義核心肌群】

組成: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Abdominis, EAO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豎脊肌(Erector spinae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等

        此類肌肉位於淺層,屬於動作肌(Mobilizers)。其功能並非維持身體姿勢,而是用於產生軀幹動作。另外,這些淺層肌肉仍須透過深層肌肉的收縮才能穩定脊椎,使得訓練更有效率,並預防運動傷害產生。


【狹義核心肌群】

組成橫膈膜〈Diaphragm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is腹內斜肌 

Internal Obliques Abdominis, IAO多裂肌〈Multifidus骨盆底肌〈Pelvic floor muscles

       此類肌群由四組包覆腹腔最深層的肌肉組成。當它們同時收縮、拉緊胸腰腹部的肌筋膜時,會壓縮腹腔空間,使腹內壓增加,並給予脊椎穩定,屬於穩定肌〈 Stabilizers ),幾乎不會產生動作。這些肌肉的作用程度可能因疼痛而受到抑制,且不會自發性回復;然而,只要透過適當的訓練,它們的功能可以再次被活化。




接下來,我們將焦點聚於這類型肌群,逐一進行較深入的講解:



     一、 橫膈膜(Diaphragm)

        橫膈膜擔任分隔胸腔與腹腔的角色,並由於其本身解剖上的特性,亦是主要呼吸肌及穩定核心的肌肉。當橫膈膜收縮時,會把肋骨往下拉,使橫隔膜下降,增加胸腔的空間、減少腹腔體積;同時頸部與肋間肌也會協同收縮,帶起整串肋骨,增加更多的換氣量。這一連串動作即為吾人所稱的吸氣

        正確的橫膈呼吸應為胸、腹等比例起伏。肋骨不上翻,整個腹腔像是一顆氣球般隆起,且不會出現肋骨下緣凹陷或是腹直肌用力的現象,這就是我們所稱的「橫膈呼吸」或稱「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過程中,橫膈的收縮對腹腔產生壓力變化,進而啟動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is)的收縮。研究指出,橫隔膜具有呼吸和穩定脊椎的雙重功能,它可以自主控制收縮以獨立呼吸並穩定姿勢。這兩項功能並非分開運作,而是同時執行,所以讓橫隔膜的雙重功能被同時活化、協調作用,是正確的核心穩定的關鍵




     二、 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is, TVA)

        腹部肌肉由外到內各別是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Abdominis,EAO)、腹內斜肌〈Internal Oblique Abdominis, IAO)、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is ,TVA)。

       在弓狀線〈Arcuate line〉以下腹直肌會穿過腹內斜肌與腹橫肌,弓狀線〈Arcuate line〉的位置在肚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約肚臍以下4~5cm)處,腹內、外斜肌腱膜和腹橫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構成腹直肌鞘的前層,因此腹直肌鞘後層由於腱膜中斷,而形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線,此時這區域的腹橫肌就會變成表層肌肉。也就是說,一旦腹橫肌失去穩定脊椎的作用,周圍的肌肉就會連帶為了維持平衡而開始緊繃,並造成大腿前後側僵硬,甚至影響到下背。



       這塊肌肉為腹部最深層的肌肉,所涉及的範圍很大。它就像一塊束腰一樣,自腰椎以橫向的肌纖維包覆住腰部,是人體內唯一一塊橫向收縮的肌肉,被視為控制腰椎穩定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可讓身體旋轉、前彎以及吐氣;   

       主要負責軀幹內壓的平衡。腹橫肌收縮時會牽動胸腰肌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與多裂肌(multifidus)增加張力,肌肉收縮使腹腔空間減少,促使腹腔內壓增加,這個壓力在腹橫肌和胸腰筋膜與多裂肌之間有效的傳遞,維持脊椎的穩定。
   
       除了上述的腹橫肌收縮可以維持脊椎的穩定外,我們人體的神經控制系統對於脊椎的穩定也一樣重要。亦即透過中樞的傳遞來控制肌肉的收縮、運動時間長短、程度強弱與動作順序等等。當大腦命令身體完成一動作時,這個系統變扮演負責保持整體動作流暢、穩定與協調的關鍵角色。

       舉例而言,當你想把手舉起來之前,大腦就會接受到訊息:「若將手臂抬起,身體重心會因此改變,造成不穩定。」 因此,在移動手臂前的40~110毫秒內,大腦就會控制深層核心肌群(如腹橫肌)令它收縮,藉此穩定脊椎,保持身體的平衡。中樞神經先下達讓身體維持穩定的指令,當動作發生後,再透過感覺受器提供的更多訊息來修正姿勢。而這種在動作做出之前就傳遞予大腦的訊息,便是所謂的「前饋〈Feed forward)」。腹內壓的啟動亦即是前饋機制的一種,又稱作「腹橫肌前饋機制」。



       為此,核心控制的關鍵在於「時間〈Timing)」,而不在「力量〈Strength)」。研究指出,好的核心控制能力與前饋機制的執行有很大的關係。但身體對前饋肌肉的控制能力,可能因疼痛或長時間姿勢不良而大幅減低。在如此情況下,即使核心肌群接受指令後仍有收縮,這樣的反應卻也可能是發生在動作開始之後,時間點太晚,即身體在脊椎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就作出了動作。 


     三、 腹內斜肌〈Internal Oblique Abdominis, IAO )

       位於腹外斜肌的深面,肌纖維方向是從後上方斜向前下方,自髖結節下行,肌質逐漸為腱膜,與腹外斜肌腱膜相交織,止於腹白線。主要負責軀幹旋轉至同側


     四、多裂肌(multifidus)

       位於後上髂骨脊〈PSIS)向上延伸到頸椎第四節〈C4)關節突〈articular process)都有這條肌肉的起始點,腰椎部份的多裂肌起始點在乳狀突〈mamillary process),而胸椎部份的多裂肌的起始部分是橫突〈transverse process) ,這些肌肉的走向都是向中間(往棘突方向)。主要負責身體側彎,背部屈曲和伸張的動作,也可對軀幹的穩定做微細的調節。







何謂「腹內壓系統」?


       仔細觀察我們的身體軀幹,可以看到它是一個圓柱狀的構造。上半部是由肋骨和胸椎所構成的胸腔,用於穩定上半身;下半部是由腰椎與核心肌群及腹內壓來支撐,負責穩定下半身。

       腹內壓系統(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system)是由腹腔肌肉共同收縮,讓腹腔容積減少,使其內壓上升;而主要就是由上述的腹橫肌、腹內斜肌、橫膈膜、多裂肌這些肌肉收縮,可緊縮腹腔,穩定腰椎部,建立一個封閉的圓柱體的壓力空間。就像是顆水球一樣,透過擠壓使整個球的體積減少,被壓縮的水就會向外擴散,讓整個腹腔內壓力升高,此時腹壁的肌肉會以離心收縮的方式來對抗橫膈所給予的壓力,這作用可提供脊椎各方向的力量並使其穩定,並降低脊椎間的壓力。



        人體的體重由後側的脊椎及前側的腹內壓承擔,腹內壓系統是一個維持我們軀體穩定並承重的系統,這個系統一旦失能,就會連帶產生其他結構上與力學上的失調,使脊椎承受的壓力增加,造成脊椎相關的病變。

        上述介紹了橫隔膜的雙重功能及腹橫肌的前饋機制,好的呼吸模式及神經控制讓橫隔膜與腹橫肌更有效率的收縮,也才有辦法產生足夠的腹內壓以穩定脊椎與軀幹、在動作過程中減少脊椎的壓力與代償的發生,提供穩定流暢的動力鏈由由此可見,若只有專注在核心肌力的訓練,卻忽略肌肉收縮控制與本體感覺的訓練,這對於腹內壓的產生與增加並不會有幫助,也無法達到穩定脊椎的效果。


腹內壓系統失能會造成那些影響?


        在上文中有提到,腹內壓的啟動是一種前饋機制。這種預備性的生理機制在動作前先讓我們的脊椎與軀幹穩定、減少周邊肌肉的代償使用,避免這樣的代償作用使前饋機制受到改寫,破壞動力鏈的傳遞,影響肌肉張力與關節壓力的平衡。

        一旦這個系統失調,就會造成身體各處肌肉神經系統、肌肉張力、關節壓力……等的失衡,而產生疼痛與痠痛。我們常遇到的肩頸痠痛、背痛、腰痛、屁股痛、膝蓋痛、腳底痛……等等,皆與腹內壓的失能有很大的關聯。以下針對腹內壓失調所可能引發的幾種症狀逐一說明。



  • 肩頸痠痛


        一般的呼吸方式大致上可分成兩種:一者為先前提過的「腹式呼吸」或稱「橫膈呼吸」,另一者為「胸式呼吸」。


        身體放鬆休息時,或是對於換氣的需求量並沒有太高時,多會使用「橫膈呼吸」模式進行呼吸;此時若是橫膈肌無力會造成腹內壓不足,將無法有效完成呼吸與穩定脊椎的雙重功能,而橫隔膜的呼吸功能將由其他呼吸方式輔助進行。例如:主要以胸部肌肉啟動的「胸式呼吸」,或是對肌肉負擔量更大、主要以頸部肌肉作用的「頸式呼吸」。


        胸式呼吸可以產生較大量的換氣量,大多是在運動時,因單位時間的耗氧增加,身體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高效率的呼吸而出現;相對的,這種呼吸方式較為費力,肋骨之間的肋間肌(Inter-coastal muscles)會收縮,將肋骨拉起,使胸腔及肺部擴張,完成主動吸氣的步驟;若肋間肌因使用過度而疲勞,或使用了錯誤的呼吸模式(頸式呼吸),頸部周圍的肌肉如斜角肌〈Scalene〉、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SCM〉、提肩胛肌〈levator scapulae〉等,就會代償收縮,由其附著點──第一、第二肋骨開始,試圖拉起整串肋骨進行胸腔擴張。


        我們每天需要進行大約20000次的呼吸,長期下來這些肩頸的肌肉便會因過度使用而疲勞、產生緊繃,甚至因此壓迫到其下方經過的神經,此時受到影響的神經,其支配區域,如:肩頸、手臂、手指便會發出「疼痛」、「痠麻」的警訊;除此之外,無力的橫膈膜與不足夠的腹內壓,也會使頸椎周圍的肌肉張力不均,增加關節壓力,讓頸椎因肌肉張力不均而旋轉、偏移,造成小面關節的夾擠與椎間盤突出的發生,進而導致落枕或頭痛等等的症狀。





  • 腰背疼痛


        首先橫膈肌會先於腹部肌群先啟動,若是橫膈肌無力,亦會造成腹部肌肉活化不平衡,使深層核心肌群,如腹內斜肌、腹橫肌,肌張力減少;肌肉無力,便無法產生足夠的腹壓內去穩定支持脊椎,特別是在胸腰交界處(T-L junction)、腰椎以及骨盆最易產生影響。其中胸腰交界處(T-L junction)不穩定,會形成骨盆前傾,那麼在啟動髖屈肌時,根據肌肉特性,肌肉收縮讓二邊肌肉附著點互相靠近,腰椎的前突(Lordosis)就會增加,使後側的豎脊肌變緊,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代償收縮,引發下背緊繃與疼痛。


        由於豎脊肌的連接範圍由薦骨內側嵴往胸部及頸部的延伸,這條肌肉由於腹內壓失調而變緊也會同時影響頸椎到薦椎的整個的穩定,造成椎體的旋轉,所以有時肩頸痠痛的問題,也有可能因為腰椎的關係所引起。



  • 下肢疼痛


        這是由於骨盆的過度前傾,使得前側的髖屈肌(hip flexor)夾擠,或是讓其肌肉長期維持在縮短的位置,造成髖關節前側的鼠蹊,也就是人稱「該邊」的位置,產生緊繃、疼痛。此類症狀很常發生在工作需要長時間久坐的族群,如上班族、工程師、司機等,及需要較多的髖部反覆屈曲或是長時間髖部屈曲(髂腰肌縮短)的運動員,如腳踏車選手、跑步的選手(特別是常跑上坡路段的跑者)等人身上。

     
        一開始只有過度活動會特別不適,漸漸地,不論活動與否,都能感受到疼痛。除了髖屈肌(hip flexor)會被夾擠外,若是腹內壓系統失能,也會夾擠到股直肌(rectus femoris),在做髖屈曲的動作時,會把股直肌給夾擠進去,造成在抬腿時大腿前側的疼痛


        無力的腹肌與腹內壓也會弱化臀部肌肉的力量,除了會造成上述所說的骨盆過度前傾的問題外,也會影響到薦髂關節;附著於薦骨前側到大轉子的梨狀肌會因為臀大肌無力,而變的緊繃,使薦髂關節活動受限,造成疼痛;而緊繃的梨狀肌容易壓迫到其下方的坐骨神經,讓坐骨神經支配的區域產生痛、緊、痠、麻的現象,造成下肢相關的問題,例如:常被認為是足底筋膜炎的足底疼痛、或誤認是運動完未伸展的肌肉痠痛、緊繃……等。


        當身體感到痠痛時,許多人第一個反應總會是解除痠痛。大家往往尋求按摩讓肌肉放鬆,儘管每次按摩完的一至兩天內會相較舒服一些,但長期積累的不適仍苦於無法根治。畢竟,造成疼痛的主因就是橫膈無力及腹內壓不足,倘若斬草不除根,並未對橫膈膜及腹內壓的訓練著手,那麼春風吹又生,疼痛只會一再地發生。



總結


核心穩定的關鍵在於控制,其基礎始於正確的啟動橫膈膜及腹橫肌,同時執行呼吸與體態的維持,藉由所有的腹壁肌肉協同作用,來增加腹內壓,如此才能提供腰椎穩定的支撐。
核心訓練也不僅止於肌力與肌耐力的增加。在鍛鍊肌肉力量前,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動作控制及穩定機能。

先學會正確使力的方法,再針對力量作增強,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有良好的動作表現,並減少代償動作、避免組織傷害疼痛的產生!







有任何身體上痠痛、疼痛的困擾或想知道的物理治療的相關資訊
歡迎與我們聯繫喔!


2017/09/15

常見的肩關節運動傷害危險因子-GIRD




  臺灣優秀的棒球選手近年來在國際上表現大放異彩,筆者高中時期的王建民、大學及研究所時期的陳偉殷,日前在波士頓紅襪隊的林子偉以及現正打拼中的王維中等。棒球,一直以來是臺灣人心目中的國球。棒球守備陣容的各個選手裡,投手,有特別的重要性,而運動傷害也對其運動生涯有著特別直接的影響。這一切都和投手在比賽時是利用相當激烈的方式在使用手臂有關。這次的文章裡,將是以「投手」為主角,介紹標準投球模式及肩關節運動傷害的最大危險因子:「盂肱關節內轉角度缺損(Glenohumeral Internal Rotation Deficit,GIRD)」

[投球的動作分期]

  在所有需要雙手高舉過頭的運動中,投球可算是在肩膀動態上最激烈的動作了。Dillman, Fleisig, & Andrews在1993年的文獻中裡,將投球切割為6個時期:
1. Wind up 2. Stride (Early-cocking) 3. Arm cocking (Late-cocking phase) 4. Arm acceleration 
5. Arm deceleration 6. Follow through


 以下介紹的內容,是整理歸納自Meister (Meister, 2000)和Dillman’s (Dillman et al., 1993)的文章:


第一期 Wind-up
投球動作的準備期。在這時期中,慣用手肩膀開始作小幅度的內轉及外展動作,並將球由非慣用手傳至慣用手中,當球完全離開非慣用手時,時期結束。



第二期 Early-cocking
此時期開始,後三角肌,棘上肌、棘下肌及小圓肌開始作用,使慣用手肩膀持續外展至90°,並水平外展至15°,同時伴隨著非慣用側腳往捕手方向跨步,當腳接觸到投手丘時,時期結束。此時期最重要的任務為,將下肢藉由踏步的動作與身體的移動同步並且協調穩定力量,替上肢投球動作的穩定度打基礎。



第三期 Late-cocking
此時期接續著Early-cocking時期,相較其他時期較為短暫;是以向前踏出的腳著地時作為起始,至肩關節完成最大的外轉動作後結束。此時期的最大任目標就是將慣用側肩膀持續外轉至170°~180°的最大角度,並維持外展動作,而肱骨頭在肩盂窩裡會有相當程度的向後位移。在此時期,肩關節是處在外展及外旋到最大的狀態,手肘也呈大約屈曲90°,因此上肢的張力集中點都此姿勢下的前側,也就是肩關節的前內側及與肘關節的內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肩關節的動作與姿勢,二頭肌肌腱的施力便會由原本較為水平向前的方向,轉變成一個相較垂直向後的方向,導致在二頭肌肌腱的基部有力矩產生,傳到盂唇後上方產生拉扯;當投手重複此動作時,容易造成二頭肌肌腱拉扯關節盂唇而破裂受傷,產生造成第二型的上盂唇前後剝離(Type II SLAP lesion),選手因此出現力量下降、動作控制變差跟失去球速的表現,且容易在此時期跟下一個Acceleration時期產生疼痛。此類傷害,相當容易發生在肩膀協調能力不佳的選手身上。另外,手肘的內側在此時期也因為同樣承受大量張力,而容易出現內側副韌帶受傷鬆弛、斷裂,甚至可能會因為壓力集中在局部手臂骨骼而產生骨質增生。

棒球相關運動醫學領域很常聽到的Tommy John手術,就是專門治療手肘內側副韌帶受損的方法,經由移植一條身體別處的韌帶,當作手肘韌帶使用。臺灣的旅美不死鳥投手-郭泓志,就是此方法的最佳代表人物。



第四期 Acceleration時期
此時期的開始於肩關節由最大外轉位置開始向內轉方向移動,大約在外轉90°的位置時,將球脫手投出。特別的是,此時期的肩關節反而負擔較小,因為在動作過程中,手肘會逐漸伸直,手臂的轉動慣量(I=mr2)因半徑縮短而降低、反作用力降低而減少肩關節的負荷(Dillman et al., 1993);同時過程中釋放肌肉壓縮的力量所產生的力矩,可以作用出最大的角速度來投球。球投出後,時期結束。



第五期 Deceleration時期
此時期是在投球的過程中,力學變化最為激烈的時期。原因是因為在整個投球程序中,此時期是第一個開始將力量回收、減速的環節。許多肌肉,包含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肱三頭肌(Triceps brachii)三角肌(Deltoid muscle)四條旋轉肌袖肌肉(Rotator cuff muscles)都需要進行極度強力的收縮,以抵銷、降低手臂內轉及內收的力矩和速度;其中需求量最大的便是負責外轉的肌肉們,因為他們是最直接可以執行離心收縮達到減速目標的作用肌群。此時期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在球離手後,將投手產生卻未傳遞到球上(未順利使用)的動能順利緩衝、吸收,將身體的動作停下並避免受傷。此時,肩膀承受著整個投球過程中最大的壓力,而這些壓集中在肩關節後側及下方的關節囊;其中後側關節囊承受著大約400牛頓的剪力、下方的關節囊則承受了超過300牛頓的剪力。另外,也因為在球離手後肱二頭肌緊接著進行了高強度的收縮,而對盂肱關節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此壓力在Acceleration時期慢慢增加,在Deceleration時期達到最大值(Fleisig, Andrews, Dillman, & Escamilla, 1995)。



第六期 Follow-through時期
承接上一時期的動作,投手的身體會順著投球動作的慣性繼續向前移動,並將身體前傾、重心降低、抬起後腳,使身體重新取得平衡而停止。這最後一個環節是Deceleration時期後最為重要的分期,但其重要性卻常常被忽略。良好的Follow-through動作可能不會直接提升投球表現,但可以確實將投球造成運動傷害的風險降到最低。Follow-through時期的主要功能,是讓投手在球離手後能將投球側上肢及雙側下肢肌肉在短時間順利放鬆不收縮做功,僅跟隨整體剩餘的慣性移動,才不會對肩關節後側的軟組織造成額外的負荷。



[肩關節相關傷害的指標:GIRD]

  臨床上,有需要重複做出手臂高舉過頭揮動動作的運動選手,容易出現「盂肱關節內轉角度缺損的問題(Glenohumeral Internal Rotation Deficit,GIRD)」。GIRD已經被認為是各種手臂高舉過頭動作需求的運動選手,容易有肩關節相關運動傷害的重要危險指標,以下將會介紹此現象的問題成因與相關影響。

  肩關節的外轉肌群包含了旋轉肌袖的後側部分(小圓肌Teres minor muscle及棘下肌Infraspinatus muscle),主要的任務就是在Deceleration時期負責將肱骨頭維持在肩盂窩之內,並還能同時配合後側肩關節囊,有效率地進行離心收縮對抗內轉的慣性來完成手臂的減速。這樣的程序與原理並不只出現在棒球動作,而是可能涵蓋所有需要手臂高舉過頭的運動,例如:標槍、游泳、排球等,都會在Deceleration及 Follow-through 時期出現類似的應用。但是,重複的投球會使得負責動態穩定的後側旋轉肌群疲乏失去作用,因此負責協同穩定肩膀的後側肩關節囊長時間下來會承受較正常多的負荷來維持整個肩關節的穩定度並完成Follow-through的動作。

  在Follow-through時期,投手這時候的投球側肩關節是呈現大約60°的內收伴隨著內轉;同時下方及後側的肩關節囊被旋轉至較為後外側的位置,直接承受較平常更大的、向外拉扯的張力。正常的機制作用下,肌肉組織可以負責提供拉肱骨頭向下、向內至肩盂窩的力量以抵抗向外側的拉力;肩關節囊只需要協同提供些許被動性的穩定力。但是運動員異常大量重複的投球或揮拍,會造成肌肉疲乏且使肩關節囊負擔變相增加,且關節囊非常態的代償保護機制無法完全的使殘餘的能量散失,經年累月之下,重複的拉力、張力不斷施加在肩關節後、下方的關節囊,造成重複的微小創傷發生,容易使此處的修復過程出現纖維化,關節囊漸漸肥大增厚、膠原性組織失去彈性。基於以上原因,投手的投球側肩常會因為後下側的關節囊增厚失去彈性而逐漸失去內轉的活動度,可能造成投球側肩關節外轉的活動度大於內轉活動度或是投球側肩關節內轉活動度減少同時整個肩關節的轉動活動度也因此減少,此現象即是「盂肱關節內轉角度缺損(Glenohumeral Internal Rotation Deficit,GIRD)」

  出現GIRD的肩關節,其軟組織的張力因而容易失衡,長期下來在往後的動生涯中,有很高的機率進一步惡化成上盂唇前後病變第二型(type II SLAP lesion)或肩關節夾擠症候群等相關的運動傷害,甚至在動作力學上影響肘、腕、指關節而衍生更多的上肢問題。


[衍生的肩關節傷害]

  肩膀會受傷的原因不外乎就是:1. 動作不正確、力學異常、 2. 過度使用,造成肩關節過度磨損,肌肉肌腱發炎甚至撕裂等等。常見的類型有上盂唇前後病變第二型(Type II SLAP lesion)、肩關節夾擠症候群(Impingement syndrome)或是更嚴重的旋轉肌群撕裂、發炎。  

  在前段文中有提到在Late cocking時期,因為肩關節會處在外展及外旋到最大值的位置讓肌肉能準備收縮累積動能,二頭肌肌腱此時的施力便會由原本較為水平向前的方向,轉成一個較垂直向後的方向,導致在二頭肌肌腱的基部、盂唇後上方有扭、拉力產生;同時有GIRD的肩膀,會因為肩關節後下側的關節囊纖維化,較為緊繃沒有彈性,肱骨頭無法在肩盂窩內產生適當的後向的位移(A-P Joint play)而使在前方的肱二頭肌肌腱在準備收縮加速前被拉得更長、承受更多的張力。當重複此動作時,扭、拉力不斷發生在盂唇後上方並可能逐漸將盂唇剝離,上盂唇前後病變第二型(Type II SLAP lesion)因此產生。


  接下來有關於肩關節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的部分。常見的症狀是動作過程中出現疼痛弧(Painful Arc);意指當病人的肩關節作出於肩胛骨面(Scapular plane)上舉60-120度(或70-120度)之間時、以及在肩上舉、肩內轉(比如稍息動作)、肩水平內收(比如右手從前面摸左肩)這些動作時,容易在肩關節前、側、後方出現疼痛。此症狀基本的成因是旋轉肌群與控制肩胛骨的肌肉沒有讓肱骨頭在盂窩裡順利進行適當的滾動與滑動,甚至導致肱骨頭在動作過程中上移,造成肩峰下空間狹窄,於是例如棘上肌、肱二頭肌肌腱,就容易被肱骨頭與肩峰、喙突夾擠而產生疼痛;此時有著GIRD問題的運動員,就算其肩關節的肌肉控制穩定,但因為肩關節後下側的關節囊已經增厚失去彈性,肱骨頭也很難在需要時在肩盂窩內產生適當的向後下位移,因此隨著反覆訓練與使用肩膀投、揮動作,肩峰下的空間會越來越小,夾擠的狀況便會更嚴重。


  其他出現在肩關節處肌腱肌肉發炎的狀況,都可能因單次的施力不當或動作失誤而發生,也可能伴隨著上述提到的兩個投手常見的肩關節傷害一起出現。這類問題都需要由專業且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先進行肩關節動作、生理學功能上的評估,確認問題的屬性與受傷的機制,才能規劃適當的治療與訓練,徹底降低這些肌腱肌肉發炎的再發生的可能性,長時間有效的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運動前熱身、運動後收操、適當的使用冰敷與按摩、並針對運動的動作需求設計適合的訓練方法,才能有效的降低運動傷害相關的危險因子,讓選手在場上有穩定且良好的運動表現!




有任何身體上痠痛、疼痛的困擾或想知道的物理治療的相關資訊
歡迎與我們聯繫喔!